环球热点!解读中国古代“对食”:宫女和太监是如何做夫妻的?
2023-06-12 17:52:35来源:蔡文丽


(相关资料图)

说到传宗接代,延续香火,那是自古以来中国男人必须承担的责任。但是却有一类人,因为家贫等原因选择入宫做了太监,他们由于遭受阉割,失去了男性应有的特征和能力,备受世人冷眼和歧视。可能很多人觉得,因为生理原因,太监应该和娶妻之事绝缘,孤独终老。但历史上却有一种现象被称作“对食”,指的是宦官(俗称“太监”)无妻而宫女无夫,两者由此结为临时伴侣,以聊慰深宫之寂寞的现象。这种现象如何由来?宫女和太监又是如何做夫妻的呢?

“对食”这种现象最早在汉代时期就已经出现,只是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对食”指的也就是面对面一起吃饭,可能就是太监和宫女一起吃饭,还不含同寝的意思。隋唐五代时期的《宫词》有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可见,在当时宫中就已经出现了“对食”的现象。

到明朝,“对食”才开始变得极其普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明朝这种现象之所以普遍就在于当时的太监通常会有资产娶妻纳妾和收养儿女,从而在名义上过上了正常的家庭生活。明朝初期,朱元璋对“对食”这种现象严厉禁止,但永乐年间之后,随着宦官地位的上升,这一禁令随之烟消云散。甚至,在“对食”现象盛及的时候,如果一个宫女入宫很久却没有对食,还会被同伴取笑为“弃物”。

而后来“对食”这一现象逐渐还有了更为贴切的称呼——“菜户”。《万历野获编》所载,最初因值房宦官和司房宫女接触较多,便逐渐产生感情。宦官以此为基础,往往主动替宫女采办衣食、首饰及日用杂物,以表达追慕之情。宫女若相中此宦官,即可结成伴侣,称为菜户。菜户在明代宫中是公然允许的,即使是皇帝、皇后有时也会问宦官“汝菜户为谁?”宦官只据实回答即可。宦官与宫女成为“菜户”后,除了无法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外,其实与普通的夫妻已经别无二致。从史料的记载来看的话,“对食”就相当于现在的恋爱,“菜户”则相当于结婚。

讲到这儿,对于“对食”的由来各位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实,“对食”产生的原因不外有三:其一,根植于太监和宫女内心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自古以来,娶妻成家这一传统可以说很早就深深的印刻在了每个男人的心里。即便是有些男人成了太监,但这一传统却始终不会改变。因此,太监们一旦有了条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要组建一个家庭,而这些长期处在深宫又不得皇上宠幸的宫女们便成了他们娶妻的不二人选了。

其二,内心孤独空虚。太监们失去了男性特征,不仅在生理上发生变化,在性格上也会大变,喜怒无常,敏感而又脆弱。再加上他们在世间受尽白眼和歧视,很少有人愿意为他们为伍,因此一生之中大部分时间会处于孤独和寂寞之中,内心也极度空虚,很少能得到慰藉。在这种状况下,他们迫切需要一份温暖,来摆脱这种难以忍受的孤独空虚。而长期处于深宫的宫女也同样如此,两个内心孤独空虚的人结为夫妻抱团取暖,也并不稀奇。

其三,长期的耳濡目染。作为天下之主,皇帝坐拥三千佳丽,可谓是享尽人间之福。而作为时时在旁伺候的太监,对于帝王与后妃们的恩爱自然是耳濡目染,并因此欲念渐生。而宫中一些长期寂寞宫女,也常常会选择与这些太监亲近。在数千年的后宫历史中,涌现出大量的宫女太监“对食”案例,在明朝之时,这一现象尤为兴盛,甚至成了后宫之中公开的秘密。得到好处的宫女太监们一旦开了窍,自然是乐此不疲。

总而言之,凡是人,则必有七情六欲,太监也不意外。“对食”这一现象反映出来的时一种畸形的恋爱关系,是封建社会对人性桎梏的一种特殊产物。

标签:

最后一页
好看的剧情电影推荐_好看的剧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